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1在讲完《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之后,我作了以下的反思:
1、用多种途径感受文本的美,小学语文—杜翠玉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
课文语言优美,我利用精美的课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星空的美丽。如感悟“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我先借助图片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星空的美,在此背景下,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比喻句的美。
又如“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这两句话,在教学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以体验为主,如讲解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不是枯燥地讲解它们的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找一找,让学生表演读,数完星星之后对张衡数星星感受得更深刻了,他们不仅更容易把握这两句话的感情,也从中体会到了张衡的认真,耐心。
2、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恰当地运用视频、音频和flash动画,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杜翠玉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
如在讲解这篇课文的科学知识时,我多运用动画加强学生的印象。如:在投影“满天的星星”图片时,我在图片上添加了一些五颜六色且会动会闪的星星,让学生在动静结合的情况下欣赏美丽的星星。为了更形象地知道北斗七星和北极星的分布和运转情况,根据文本内容“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一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我设计了一个动画幻灯片,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看到北斗七星像勺子的形状,以及如何绕着北极星转动的。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但同时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第一,是自己的声音不够抑扬顿挫,不够响亮;第二,是因多次修改教案和课件,导致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教学与PPT的转换不同步,甚至出现漏讲内容的情况;第三,在表演“数星星”和给“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这句话换种说法这两个环节高潮不够,导致课堂气氛有点沉闷。第四,是讲解的内容过多,导致让学生朗读感悟的时间较少。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2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科学知识课文,而且本文的语言生动、简洁、优美,处处透着童趣,显着童真,又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要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文本,体会星空的美,感受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需要教师引导下的深入阅读,让孩子们自读、自悟、自得。在读中获得愉悦地享受,在读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教学本课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对着“明朗的夜空”数数“天上的星星”,再到课文里找“星星”(生字),这样,会感到教学是多么的富有情趣,孩子们也会感到学习是多么的轻松!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作以下几点反思:
一、 识字教学与阅读结合,充满情趣,体现识字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一年级的孩子的识字量已有一千多字,他们有自己的识字方法,识字教学是重点,但已不是难点。因此在课堂上要提高识字的效率,讲究方式,力求扎实有效。在初步感知课文时,要求读准字音与读通课文相结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采用多种阅读的方法,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的能力。
1.图文结合,多元感悟,感受星空的美。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我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句子教学时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训练。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感受了什么?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星空的美,星星的多,星星的亮。孩子们在朗读中体验,又将体验融入朗读中,将这句话读美了,读出感情了。
2.自读、自悟、自得,在角色体验中感受张衡数星星的决心和对星空的认识。
在进行二、三两个自然段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去读,分角色读、表演读,从中他们体会到了张衡对星星的喜爱及数星星认真、自信、有耐心的态度。
整堂课中,我运用了精美的,将孩子们带入到了真实的情境中,所以孩子们看到了,感受了,也投入了,整堂课中,他们的精神是饱满的,情感是愉悦的。他们跟着张衡,学着张衡,感悟着张衡,相信他们对于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一定会有更新的认识。正如课堂总结时那样,也许,真有一个孩子因为认识了张衡,数了星星,学会了思考,研究,而成为一个天文学家呢!
张衡 耐心 天文学家
信心
认真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3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张衡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学习“数”字。
1、播放儿歌《小星星》。
2、板书课题,重点教学“数”字。(老师在田字格里边范写边讲述写“数”的要领,学生跟着书空。)
3、指名读课题。区别多音字“数”的两个读音,并分别组词。(板书出来)
4、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识字、写字是低段教学的重头戏,“数”的音、形易错,在揭示课题时“一举拿下”,减轻学生负担。)
二、检测学情,初识张衡。
1、导语:预习了课文,我们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生答:张衡),老师板书。
2、读准:张衡,提醒后鼻音。识记“衡”字,并组词。
3、学生介绍自己对张衡的了解。
4、老师出示课件适当补充。(板书:汉朝人天文学家)区别:汉——汗。
张衡是我国汉朝人,他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张衡的文章写得也很好,他还是个杰出的文学家呢!
5、课文讲的就是张衡小时候的故事。
(教学意图:对学生而言,张衡是陌生的。教学中补充适当的材料,来拉近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张衡之间的距离。“衡”和“汉”是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随文识认,化识字教学于灵动之中。)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句。
(一)识字
1、自由读文,自主识字。
2、出示“我会认”的字,同桌互读互教。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再隐去拼音开火车读。 ……此处隐藏15685个字……p>5、有感情齐读第一节。
加上动作来读一读――看着课件加上动作来读一读
6、总结:多少个夜晚,小张衡就是这样仔细、耐心地数星星。他为什么要数星星?这跟他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 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着重学习了第一和第六小节中的生字,一起来读读生字编成的儿歌。
2、写字:珍珠、钻研
3、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个,再投影评价。
板书: 21、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 汉朝)
一直
刻苦钻研
著名的天文学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默读生字卡片
2、看课件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
二、学习2、3、4节
1、 对星星是否数得清,奶奶、张衡、爷爷各有什么看法?可爱的张衡有什么表现呢?
2、 小组交流汇报
(1)、用“因为……所以……”说说奶奶认为数不清的原因。
现在谁愿意学当奶奶,读奶奶说的话,注意奶奶是笑着说的,要读得亲切。
自由读、指名读 女生齐读
(2)出示张衡说的三句话
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你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A、指名读、小组读
B、用“张衡认为星星能数得清是因为 ”的句式说说理由。
C、小张衡为什么会知道的那么多?(因为他经常数星星,仔细观察天空)
从什么地方可以知道?
(自由读 指名读 评读 齐读
(3)爷爷同意谁的看法?他还告诉张衡一些什么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现星座图、北斗七星图
爷爷的话该怎么读?想想平时你的爷爷告诉你知识时,都是怎样说的
同桌对读、小组读
3、 分角色读
组内读 指名表演读 全班分角色读
4、面对爷爷说得话,可爱的张衡信吗?
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出示:
自由读、指名读、从这一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张衡为了证实爷爷说的话,整夜没睡好,多次起来看星星,表明他宁肯不睡觉,也要看清楚。用自己的行动验证爷爷的话。)
张衡的观察结果跟爷爷说得一样吗?哪个词告诉了我们?
让我们也和张衡一起来看看北斗七星是怎样饶着北极星转的?
演示课件
四、总结延伸
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刻苦钻研,所以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1、 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2、 张衡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方面的仪器地动仪和浑天仪。他的文章也写得很好。还是个杰出的文学家呢。
五、书写练习
1、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勺、斗、玉、组、珍、珠”
2、 在实物投影上评价学生的作业
教学反思:
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思考,去发现身边的科学,是本课的教学目标。这种引导是基于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兴趣、好奇。张衡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正因为他对星星十分喜爱,才会去观察,对爷爷的话充满好奇,于是会一夜几次起来看星星。体验张衡的兴趣和好奇是激发孩子们也去观察思考的切入点。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15《数星星的孩子》一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课文语言生动、简洁、优美,处处透着童趣,显着童真,又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让孩子们真正走进文本,体会星空的美,感受张衡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尽情地让他们自读、自悟、自得。
1、随文识字,在语境中深刻体会。
这篇课文有九个生字,我没有集中在一起学习,而是用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教学。先是导入中引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句子中的两个生字“撒”、“玉”,我让学生从字的构成入手加上做动作,让孩子记住“撒”字,然后通过图片认识“碧玉盘”,引导学生了解这里的“碧玉盘”是指夜空。在学习“仰”字时,通过以旧字带新字的方法,给“迎”换偏旁变成“迎”,并且让孩子做一做这个动作来体会这个的意思。进而引导学生像张衡一样数星星。
2、运用多种途径感受文本的美。
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直观,我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在导入中引出此句。并通过两组对比读,抓住“满天、无数、撒”这几个词语让孩子感受星星的数量很多。然后通过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星星的美,最后带领学生在朗读中领悟。孩子们在朗读中体验,又将体验融入朗读中,都将这些词语读出来了,将这一句也读美、读出感情了。
又如在教学张衡数星星的句子“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这句话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验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通过学习生字“仰”,引出张衡数星星还有很多动作,让孩子在句子中勾一勾,然后带领学生像张衡一样亲自数一数,在情境中体验,通过数星星体会张衡认真、不怕累、有耐心的优秀品质。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情境体验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再如,在认识张衡这一环节,在学生初步了解张衡之后,从最后一自然段中选出“张衡、汉朝、刻苦钻研、著名、天文学家”五个词语,在识字之后,让学生任选几个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张衡,在巩固生字的同时,还较好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3、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篇课文渗透着科学知识,有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如:一组一组的星星、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我用课件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星星。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知道“北斗七星像一把勺子”,我根据文本内容“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一颗星,就是北极星。”用幻灯片的动画效果进行展示,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看到北斗七星的样子以及和北极星之间的位置关系。另外在拓展认识星座的环节,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大熊星座、狮子座、天平座、天龙座、小狮座”等,孩子看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朗读得还不够充分,语文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充分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但我感觉读得还是少了些。
2、本人的教学语言不够童趣,不是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都是今后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文档为doc格式